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45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索荷叶炭(Lotus Leaf Carbonisata,LLC)止血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马弗炉烧制250,350和450℃的荷叶炭,用提取分离方法建立相应的纯化工艺,得到稳定均一的荷叶炭水溶液,再用纳米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研究其止血作用。结果表征结果分析显示,荷叶炭水溶液中存在一种新的物质,将其命名为荷叶炭纳米颗粒(LLC-NPs)。小鼠腹腔注射250,350和450℃制备的LLC-NPs,其尾尖出血时间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止血实验结果显示,LLC-NPs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小鼠尾尖出血时间由短到长依次为450,250和350℃制备的LLC-NPs,表明450℃制备的LLC-NPs止血活性最好。结论研究发现荷叶炭中存在纳米颗粒,并证明其为荷叶炭止血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产生。艾灸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随着几千年来的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灸法。现临床使用的降脂药虽有显著疗效,但同时伴有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艾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不断深入,表明艾灸能有效降脂,但鉴于高脂血症亚型诊断分类和纳入标准及艾灸使用方法不一,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共识。因此,基于艾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仍需进一步疗效观察及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共病是老年人群较为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总结梳理老年人群共病领域研究现状,分析探讨相应策略对于老年共病人群的临床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从共病管理研究实践、共病诊疗模式、共病用药策略、共病医护团队及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现状,同时提出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共病管理研究方案、推广应用老年共病评估工具、开展共病共有病因及机制研究、制订共病管理规范性指南/共识、借鉴中医学"以证统病""整体观念"思想、融合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开展共病早期风险评估与管理等应对策略,综合展望共病领域后期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肾髓相关性,先秦至汉时期就有了初步认识,到了魏晋隋唐时期,逐渐认识到,在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肾-精-髓-骨-血-脑存在密切关系,宋金元时期对髓的解剖学有了新认识,首次提出"脊髓"概念,肾髓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也有涉及,至明清时期,对肾髓相关认识进一步深入,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肾髓系统"这一概念,近代学者围绕"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养骨、化血",对中医传统理论进行总结,使"肾髓系统"初见雏形,这为构建"肾髓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在电生理、组织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5-01的文章,检索词为“denervation,denervationmuscle,denervationmuscleatrophy,denervatedmuscle,nerveinjury,denervatedskeletalmuscle,skeletalmuscle,denervationatroph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5-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手工检索。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失神经支配骨骼肌方面的研究。纳入标准:①研究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的病理生理等的改变方面。②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排除标准:①防治失神经肌萎缩的研究内容。②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0篇关于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的生理、病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文章,入选40篇。资料综合:失神经骨骼肌在肌电图上呈正尖波。其表达上调的蛋白则可能与肌萎缩的发生过程有关。骨骼肌失神经支配时,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高。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神经终板肿胀、线粒体破坏及突触数量减少。失神经比目鱼肌出现细胞皱缩、核固缩、核周池扩大、染色质浓缩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但未发现明显核碎片。在失神经肌萎缩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方面,Ⅱ型肌纤维的凋亡与Fas基因的表达有关,与Bcl-2基因无关。结论: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发生一系列的复杂的变化,通过此研究可形成防治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脑脉通联合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抑作用及其对相关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溶栓组(简称溶栓组)、脑脉通组、脑脉通 尿激酶溶栓组(简称联合组)。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鼠分别于缺血后3、6、9 h经导管由区域动脉进行溶栓。动脉给药后24 h,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变化;测定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caspase-3和bcl-2表达变化。结果各模型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均较假手术组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溶栓组、联合组各时间点bax和caspase-3表达减弱、bcl-2表达上调;各组6 h和9 h较其3 h 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除脑脉通组外各组9 h较6 h组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减弱;联合组较单一用药组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6 h和9 h组bax及caspase-3表达减弱、bcl-2增强。结论脑缺血损伤可引起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和抑凋亡基因表达下调,神经细胞凋亡发生,该变化随缺血时间延长而显著;脑脉通及溶栓治疗均可阻抑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但以二者联合用药的效果尤为理想,通过下调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表达、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对神经细胞凋亡发挥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通治、辨治、针灸方案与西医治疗方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建立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综合治疗方案,并进行验证和评价,共观察522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结果缺血性中风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优于西医组;通治方案、辨治方案和针灸方案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案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对中风病具有积极的综合治疗作用,贴近临床实际,便于推广应用,各种评价量表在中风病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新疆克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新疆克州县级以上医院318名COPD就诊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因素、居住因素、病因、发病诱因、临床症状等信息。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在生活因素、居住因素、个人因素、病史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危险因素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对比可见,个人因素(0.470)和病史因素(0.280)的权重系数最高,其次生活因素(0.136)和居住因素(0.114)。二级指标之中,个人因素方面,抽烟程度(0.231)﹥职业粉尘接触度(0.475)﹥肥胖程度(0.225)﹥经济状况(0.069);生活因素方面,燃料清洁度(0.349)﹥厨房通风设施﹥(0.294)﹥取暖清洁度(0.266)﹥饮食烹饪清洁度﹥(0.091);居住因素方面,住房空气质量(0.348)=住房周边环境(0.348)﹥住房通风度(0.207)﹥住房采光度(0.097);病史因素方面,合并疾病程度(0.459)﹥既往史患病程度(0.325)﹥季节性发病程度﹥(0.149)﹥家族史患病程度(0.067)。结论:减少抽烟和职业粉尘接触,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将有助于缓解COPD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正>钱超尘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训诂学家和中医文献学专家,擅长以《说文解字》为核心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考据学,为乾嘉学派正统传人。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40余年教学生涯中,勤勉治学,孜孜不倦,在中医文献研究及中医经典著作的语言研究方面开拓新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古籍相关学科的传承与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钱超尘教授精湛的学术造诣,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成立"钱超尘人文学术传承工作室"作为北京中医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9,(11):1513-1518
目的:探索黄芪-葶苈子药对治疗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基于类药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筛选出黄芪-葶苈子药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标;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绘制出黄芪-葶苈子药对的活性成分-慢性心力衰竭作用靶标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制作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连接度排名前5的靶标,在分子对接服务器中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中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预测得到28个活性成分,其中黄芪20个、葶苈子12个,包括山柰酚、槲皮素等,有4个成分为二者共有;得到活性成分的作用靶标92个,包括热休克蛋白90α(HSP90AA1)、酪氨酸蛋白激酶SRC基因等;GO生物过程结果显示与线粒体电子传递、线粒体内膜、胞质溶胶、胞外体、线粒体基质、药物反应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TG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c AMP)信号通路、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PK1)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方面。结论:黄芪-葶苈子药对可通过上述HSP90AA1、SRC等多靶点及线粒体电子传递、MAPK信号通路等多通路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该药对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